近日一则新闻,杭州9岁女孩暑假承包家中一日三餐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。女孩几乎整个夏天都在厨房忙碌,上小学的时候,她承包了妈妈的一日三餐。令人惊讶的是,女生并是不做简单的饭,从中餐红烧肉到西餐和考面包等,甚至还会调一些茶饮。不少家长直呼羡慕,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。
六招教你培养好孩子的自主能力
1、完全信任孩子
父母应该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,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性,这意味着你信任你的孩子,你为他们的努力感到非常自豪。而且也意味着孩子是自由的,同时也是被保护的,所以你要相信孩子的能力,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些事情,完成之后给他们认可和鼓励,让他们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的。
2、尊重孩子的选择
要求孩子服从,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得不到发展,这是家长往往忽略的一个方面。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。可以给孩子一件事情几个选择,在他们选择的时候,要尊重他们的选择,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自己要为自己选择的后果负责。
3、学会独立吃饭
独立吃饭是孩子要完成的第一个重要技能。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要创造足够的环境和机会,让孩子去探索和认识自己。生活中,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自己吃饭,吃得满手都是。可能他们吃的不多,但还是很享受。
4、让孩子做家务
孩子动手能力差主要和父母有关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,什么都做不好,往往解决了孩子的温饱相关的问题,导致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打扮,动手能力只会越来越差。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,家长可以安排孩子做家务,比如扫地或者拖地。孩子经常做这些家务,不仅可以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,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,还可以建立自理意识。
5、给孩子提出要求
当孩子有需求时,大部分家长都会回应。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家长也要给孩子需求,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。比如告诉孩子出门前要自己穿衣,穿衣时要注意搭配。父母有要求,孩子就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,这样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,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自理能力。
6、灌输自我意识
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过分关注,认为我的事就是父母的事。如果我做不到,我爸妈就得帮我解决。这种不良的思维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自理能力。要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,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自我意识,比如,自己洗袜子,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事情,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,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。
小结
还在做完事情后要家长要及时的对孩子进行评价,尤其是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,加强宝宝的良好行为,形成良好的习惯。如果宝宝愿意自己做的事情确实有帮助,不能及时完成,要耐心解释原因,让宝宝明白为什么不能自己做,而不是简单的阻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