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只知道血压高对人体健康不好,却不知道血压太低对人体健康也不好。在持续低血压的情况下,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,甚至影响许多重要的器官功能。因此,我们应该重视低血压的信号,并通过合理的措施积极改善。只有血压保持稳定,循环维持良好,这些不良症状才能得到控制。那么低血压一般有哪些表现?如若出现这9个症状需警惕。
低血压一般有什么表现
1.头痛
低血压患者的头痛常发生在剧烈的脑力活动或大量体力活动后,头痛程度不一。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症状,就需要及时就医。
2.头晕
低血压患者头晕也有轻有重,轻则两眼发黑,重则失神昏厥在地。头晕往往发生在姿势突然改变的时候,比如下蹲、站起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位性低血压。但低血压严重的患者,在超负荷的工作学习环境下,也会有头晕的感觉。
3.疲劳,身体虚弱
低血压患者常感觉劳累过度,四肢无力,但不是某些体力劳动引起的。这是因为低血压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,导致肌肉过度收缩,不协调。这种疲劳感在早上最为明显,午睡后可以明显改善。
4.内分泌失调
低血压患者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不足,导致血糖降低,性能力下降;内分泌失调还会影响消化系统,导致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抵抗力下降。
5.易怒、心悸、失眠
大多数病人都不耐烦、敏感、易激动。失眠多由入睡困难或早醒、假睡、噩梦多、易醒引起,与大脑皮层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。
6.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
随着病情的发展,这种症状会逐渐加重。严重时注意力容易分散,人往往会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,而对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。
7.心脏不适
低血压患者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,心前区会有隐痛不适,安静时也可发作,甚至引起心绞痛。这是因为低血压患者在剧烈分娩后,冠状动脉供血不足,造成心肌缺氧,所以有疼痛感。40岁以上低血压患者尤为常见。
8.肢体麻木
常见的现象是手指和脚趾麻木,治疗后症状会减轻。如果比较严重,如持续时间长,且固定在一个肢体,伴有肢体无力、抽筋、跳跃,要及时去医院。
9.神经衰弱
低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。不用担心无精打采,记忆力下降,睡眠质量下降。而且还会影响植物神经功能,出现冷热交替,四肢麻木。
总结
以上就是关于低血压的9个症状介绍,如果你不幸中招,也不用担心,你需要密切监测你的血压,观察它的数值。如果血压明显偏低,需要及时去医院查找低血压的原因。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咸的食物来升血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