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 一个实时热点新闻#20岁大学生玩剧本杀致重度成瘾#登上各大新闻媒体平台的热搜榜单,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。近年来,剧本杀是一种在年轻人群之中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,特别是很多90后、00后纷纷沉迷不可自拔。但关于剧本杀的危害也一直都有报道,那么剧本杀对孩子有危害吗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楚吧。
1、实时热点:20岁大学生玩剧本杀致重度成瘾
剧本杀是以剧本的形式虚构凶杀故事,让玩家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,分析推理案情,找出凶手。因为它的故事和场景,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来玩。
近日,杭州一名20岁的大学生小刘,因为打了一个剧本,被家人送到了浙江同德医院。
我妈哭了,“我儿子最近玩剧本玩疯了。请帮助他,医生。”
小刘本来就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。经朋友介绍,他演了剧本,交了很多新朋友。
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。但是最后小刘连学校都不想去了。他每天都想演剧本,整天都很压抑,甚至半夜大喊大叫。“他把自己当成了剧本中的一个角色”。
医生诊断他有严重的游戏成瘾。医生的分析和剧本杀带给人们的是非日常的体验。众所周知,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,但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体验各种情绪的机会是有限的,比如面对死亡、危险、威胁和恐惧等。,而剧本杀往往能满足人们对这种需求的体验。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对复杂,一般认为与家庭因素、个体心理特征和个体共病有关。
2、剧本杀对孩子有危害吗?
年纪大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剧本杀,但在一些年轻人,尤其是学生中,这种游戏很受欢迎。具体来说,就是几个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,在一个专门的场地选择一个剧本。看完之后,他们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。他们根据剧本提供的悬疑情节,一起讨论、交流、演绎、推理,一步步用行动检验或修正最初的推断,最终找出“真凶”。看看这个,是不是有点眼熟?就像是成人版的“过家家”游戏,只是情节更加曲折,烧脑。在剧本杀中,商家会从服装、道具、布景、机关等方面做相应的准备。,让玩家身临其境,增强代入感。这样玩家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,体验不同的生活,释放自己的情绪。本来内向的人可以在游戏中扮演外向的角色;顺从的人可以在发号施令中起主导作用。正因如此,很多人在演完剧本后,都觉得特别释然和满足。
但随着剧本的火爆,剧本质量也变得良莠不齐,剧情内容涉嫌暴力、色情、恐怖、灵异等。开始骚动起来。似乎不出格的话,不足以显示其震撼力。需要提醒的是,一些过于刺激的剧本杀人游戏确实不适合青少年。从心理学角度看,主要可能在认知、情绪、行为三个方面带来不良影响。
(1)情感方面
有些剧本规模很大,比如为了渲染恐怖效果,在游戏场景中布置灵堂,摆放棺材。有些青少年亲眼目睹这些场景,内心会受到很大冲击。有些人害怕得整夜睡不着觉,或者不敢一个人睡。甚至睡着了还会做噩梦,晚上甚至不敢走路。要知道,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如成年人。如果他们过早、过重地遭受焦虑、恐惧的情绪冲击,心理调节能力不够好,就可能留下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或创伤,甚至可能诱发心理疾病。如果以后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或者情绪刺激,更容易调动这些不好的情绪体验。事实上,有些成年玩家打完游戏后不敢半夜上厕所,不敢照镜子,甚至不敢坐飞机。成年人尚且如此,何况青少年。
(2)认知方面
青少年可塑性强,在三观尚未牢固树立的情况下,特别容易受到自己角色的影响,以至于不能及时转换角色,过度认同自己的游戏角色,将角色延伸到生活中。比如剧本中的人物需要撒谎,欺骗,隐藏。如果青少年喜欢这样的角色,沉迷其中,就会模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,不自觉地将这样的角色意识带入正常生活。就像看恐怖电影,人会不自觉地感到害怕。剧本剧为了追求效果,往往会突出人性黑暗晦涩的一面。如果过多地暴露和强调这些隐性意识,还会影响青少年人格倾向的健康稳定发展,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产生问题。
(3)行为方面
有些人喜欢剧本的曲折,演完就停不下来。有人说自己朋友不多,平时也不爱交际。剧本吸引他们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他们喜欢这种快餐式的社交。几个陌生人一起玩游戏,什么都不用管。有时候他们遇到脾气不好的人也能交朋友。还有的喜欢和大家一起探索尝试,感受终于抓到“真凶”的成就感。这种成就感在学习中不易快速获得。在各种原因的驱使下,每玩一个游戏,就受到一次鼓励和强化,很难上瘾。一位家长反映,儿子天天想演剧本,吃不好睡不好,不想上学。可见孩子一旦沉迷于这种玩法,心理变化有多大。
总结:
以上就是实时热点:20岁大学生玩剧本杀致重度成瘾-剧本杀对孩子有危害吗?的全部内容了。综上所述,剧本杀发展过快,很多剧本都存在一些未知的因素,容易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,所以孩子玩剧本杀可以但一定要适度,家长要做到监管。